黄金郷

瑞芳駅

離上次去九份已經是4年多前的事了,現在要集合當年的原班人馬真的是難上加難,這就是所謂的人事已非吧(笑)。上次的走法是先搭客運到基隆,再從基隆轉公車到金瓜石,這次則是火車到瑞芳再轉公車前往金瓜石
話説平常沒什麼機會搭台鐵,這個月倒是搭了二次。還好現在可以刷悠遊卡,不然説真的我連怎麼買車票也不會…一來完全看不懂時刻表在寫什麼東西,二來台灣地理太差什麼南下北上的根本搞不清楚…(汗)老媽總説我既然能在日本東西亂跑,台灣語言又不是不通怎麼會搞不清楚?只能説是台鐵搞得太複雜(或是説過度簡略),日本的電車和捷運一樣簡潔易懂啊。
 
出了瑞芳站根本不知要去哪搭公車,還好一路上都有熱心人士指點,總算搭上公車前進金瓜石!非常佩服開這條路線的司機,路超小條又九彎十八拐的,一定要有SSS級的技術才能開吧。
 
在曲折的山路拐來拐去,總算抵達黄金博物館的園區啦!先進旅客中心收集一點資訊,沒想到在這邊看到阿金伯!風雨無阻在賣票(笑)的阿金伯總算能在室内安享天年真是太感人了(笑)。
 
之前來參觀美麗四連棟時只能遠看不能褻玩焉,現在已經開放有人數限制的入内參觀。
 
一進去先看八分鐘的介紹影片,然後再小心地在裡面繞一圈的見學。因為這個宿舍經過很多代,所以内部的佈置也是日據時代一路走到民國風
 
刻意走得比較慢(真是給工作人員帶來困擾)就可以在窗邊拍痛照啦〜平常都是帶奧州雙龍那兩隻,今天想説九份靠海那就帶瀬戸内出來拍囉。
 
據介紹影片裡的中原大學日藉教授掛保證,四連棟的建築已經是連日本本土也看不到了。
 
房子裡漂著淡淡的舊黴味,再加上廚房浴室和阿嬤家根本一樣,害我們有一種回到阿嬤家的感覺。
 
參觀完出來開始有飄點小雨,九份這種多雨區就算梅玲是玩樂女王也擋不了…(苦笑)小鬼頭們從一上車就在喊餓了,為了等一下有力氣上山先去吃飯啦。

礦工食堂

進入黄金博物館園區賣吃的並不少,不過上次來吃礦工食堂印象還不錯,所以還是來這邊吃飯了。室内的位子並不多,室外的位子是不少但這邊常常天公不作美…至於感覺也挺有氣氛的室外小包廂早就被搶光了。
沒想到才隔四年多沒來,除了裝潢不變以外,菜單一整個大翻新…之前都是非常台式,還有什麼快樂礦工餐之類的,可是現在卻完全走向西式風,唯一留下來的只有礦工便當而已。看了半天不知該吃什麼好,看隔壁的鶏腿排感覺很好吃的樣子,於是點了義式脆皮鶏腿排
 
西式套餐的話就有附飲料&甜點,不過也很陽春就是了。畢竟是觀光區又地處偏遠,想想他們的物流這麼不方便還是多包涵一點。飲料是選的是熱紅茶,茶包和上次完全不同變成便宜的立頓了…點心則是西式喜餅裡會出現的小餅乾,味道還不錯。
 
現炸起來的感覺很不錯,而且一切開就狂流肉汁。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調味過淡,哪來的義式啊?應該要求醤汁再多淋一點才對。
至於梅玲點的礦工便當,讓人感受到這幾年來物價上漲的痛感…一整個很君絓風的排骨飯,之前的快樂礦工餐的配菜還比較快樂一點…(苦笑)
後來逛完園區再來買地瓜口味的霜淇淋,如果有參觀礦坑的話可以拿一張95折券。這樣一小隻打過95折也要價38元,實在貴到有點驚人…重點是沒有很冰所以融得很快,而且地瓜味也不太夠《梅玲:川越的比較濃啊!》,主要都是蜂蜜味,這果然只能騙一次觀光客的錢而已。

来ない太子…

小鬼頭餵飽之後開始參觀園區,遠遠看到勸濟堂的關公像,不禁回想起當年爬樓梯爬到鐵腿的回憶。今天有帶小朋友再加上也不想再整死自己,這次只要輕鬆走走就好。
 
剛好這邊有塊還不錯的地方可以來小外拍,這張是所有外拍的照片中最滿意的一張了。毛利的臉實在很呆滯,阿尼基是一整個很扁平,兩個搭在一起超沒戲的…不像小十郎會常常對政宗眉目傳情(笑)。

而且他們兩個的脖子都不能轉,第二陣的設計是無法換頭嗎?這兩個冷感到如此沒戲,害我決定下次有機會去大創也來找合適的外出盒,不然眼鏡盒一次最多只能帶2隻而已。
 
太子賓館也是一間蓋了但等不到主角來住的地方,不來的太子比不來的彼徳還令人傷心,令我又再次回想起在仙台時看青葉城介紹影片時政宗無奈的語氣,精心準備卻沒人來住…
 
現在才注意到,太子賓館屋外的設計也有做擋風箱!這個小知識是在參觀林口片廠時義工講解才知道的,魏導是真的非常非常用心在考證,酸民們快閉嘴!
 
前院是魚池,後面就是小小的高爾夫球場(一堆果嶺吧!)和射箭場。
 
此時一直飄著毛毛雨,我們還安慰自己這是風太的把海水吹上來…不過後來吹上來的海水根本是海嘯等級了吧(苦笑)。
 
當小鬼頭在努力騎帶錢獸(名字忘了,大概是這個意思)時,一邊玩看看相機的各種功能,結果明明是陰雨天用高彩度拍就變成碧海藍天了。
 
雨開始愈來愈大,於是躲到礦工食堂二樓的金水特展室參觀。

展區並不大,東西也不多,不過看到這封信的寄件人時嚇了一跳。上面署名的是孫文,那不就是我們國父〜民國大帥哥嗎!(笑)

那個年代好像不去一下夏威夷、日本進修一下(柯南都有具備耶!)就跟不上流行了。孫先生寫得一手好字,不過完全看不懂在寫什麼…我想久原先生應該是看得懂啦〜怎麼以前的人對於草字的辨識力這麼高?
 
接下來在往黄金博物館的路上會經過這條小小的巷道,意外地有氣氛。
 
這一段期間有配合一些活動體驗(需收費),像是做版畫、絹印、芒草掃把等。小時候聽過老媽説以前的確是用芒草做掃把,可是我一直很困惑芒草一堆棉絮是要怎麼掃乾淨?原來還需要晒乾這個動作。
 
看到還有用芒草梗做的小房子,反正也沒什麼就坐下來休息一下,對方是先注意到我的相機,小聊了一下&順便推S95的坑,接著又再次拿出瀬戸内組出來外拍。
果然這個舉動就引來工作人員的關心,拍痛照還是需要恥力的…當我在拍背影的構圖時,小鬼頭就説了:「為什麼要讓他們背對鏡頭?」現在的小朋友怎麼思考這麼僵化,學校是怎麼扼殺小朋友的想像&創造力的。後來又擺兩隻面對面的構圖,結果小鬼頭又發難:「他們兩個都是男的怎麼可以這樣(玩親親?)?」都是男的才美好,怎麼學校都到這個年代還讓小朋友有這種偏見,厚〜學校需要更多海姊姊來教小朋友才對啦!
 
一邊休息的同時一邊玩相機,突然覺得用復古色拍出來得照片意外有個風味,特別是拍這種隨手亂拍的照片意外地不錯〜身為類單眼的S95其實還有很多方可以調,姑且不論説明書看都沒看就收起來了,就算説明書寫中文我也看不懂是在幹嘛,也只好一路AUTO開下去。
 
在前往黄金博物館之前有段舊鐵軌,剛剛好又有個不錯的立台,於是又拿出瀬戸内組出動。剛好拍的時候一堆阿伯阿嬸經過,還説:「這麼好哦,出來玩還帶他們一起出門」,怎麼把玩具講得像小狗一樣啦〜還是玩具總動員3的重播看太多了〜(笑)
 
很辛苦賣票的阿金伯還在嘛!原來遊客中心的是分身,這個才是當年的本尊。不愧是好幾年來的風吹日晒雨淋,身上好多地方都掉漆,還冷到鼻子都掛兩條緑鼻涕了(笑)。
 
黄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就是這塊重達220公斤的金塊啦,現在市價値好幾億了。現在還有個新玩意,可以秤看看你的體重是多大塊的黄金。反正又不是寫數字,加上我身上又背了2、3個啞鈴,當然就放心地給他量啦〜
 
摸完大金塊走出博物館,外面的雨勢真的很不得了…逛了一下紀念品區,當年大家一起買的金箔手機吊飾已經不存在了…
 
本來還打算爬上黄金神社看看茶壺山的,不過雨這麼大就完全不想上去…
氣象愈來愈不準了,不是説好今天開始天氣好轉嗎?結果回家才知道原來是九份地區跟人家都不一樣…一年365天有367天下雨才是九份嘛!(爆)
想想我毎次去基隆也什麼機會碰到不下雨而且有出太陽的日子,東北角的天氣實在太濕了。

鉱山坑道体験

因為氣象説今天開始天氣會轉好,加上我也想買九份傘*1所以沒帶傘在身上。沒想到要買時老闆完並不理我,有點不爽所以就沒買了,可是現在雨卻愈來愈大不買也不行…不過離門口也還有段距離,先去礦坑體驗一下看出來時雨會不會變小一點。
 
門票50元,會給一張派工卡、衛生帽一頂。進入礦坑前領了安全帽,就可以準備體驗礦坑風情。
雖然梅玲説裡面很像金門的地下濠,不過金門的至少好走,也不會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裡面的濕度非常之高,高到一抬頭就看到香蝱啦〜
裡面也安排了幾處蝋人場景,來介紹礦坑是怎麼進行採礦的。在這麼暗的地方拍照相當考驗相機的能耐,加上又濕又滑也沒有偽脚架,所以光是拍一處就可以拍非常久。
 
小鬼頭一直吵著想快點出去,還一直對我們講:「快點走啦,後面都沒有人了耶!」沒人才好啊,都花50元了當然要看個仔細。想想這兩個小鬼頭其實是想掩飾自己非常害怕的心情吧,畢竟又黒又暗又有可怕的蝋人,我在這個年紀時連關渡宮的隧道也不敢走,現在長大了還是覺得毛毛的…
 
毎一處的蝋人情境都有語言劇情式的解説,不過裡面迴音有點大,加上裡面的台語又講得又快(梅玲説其實不快,是帶點腔),所以我也聽不太懂在講什麼
回顧了一下當年的照片,那時怎麼那時這麼愛演,還做出這麼多搞笑又愚蠢的動作來…
出來之後雨只是更大,完全沒有變小的跡象。雖然有點小不甘心,還是買了比當年還貴可是還比較小把的九份傘。等公車時因為搞不清楚方向差點錯過。
下著大雨的郷間小路變得更考驗司機的功力,怪不得司機們都イライラ,有些地方還要請警察出來開路。結果塞了好久的車才到了九份,要進入悲情城市啦!

*1:在黄金博物館區進來沒多久就會看到一間賣傘的店,他們家的傘骨是塑膠做的,輕又有彈性,之前買了一把用了2年,後來是死在台風的手下…

噂の千と千尋のロケ地

近年來九份也成為日本觀光客的新景點,説它像千と千尋裡的場景,其實也只有往昇平戲院的那段樓梯而已,而且要晩上才比較像…被騙來的日本人多到連公車司機也會講簡單日語了。
 
下雨天老街還是人山人海,擠到一個很誇張的地歩,總之就先擠進去再説啦!沿路上賣的東西也都大同小異,而且「九份芋圓」也是商人製造的古早味。重點是走到底可以看海景,可惜雨下得超大,能見度還是差了一點。
 
今天會帶瀬戸内組來就是為了這片大海,可是下大雨根本沒有アニキ的容身之處…後來想到後面一還有間廟,向外延伸的「陽台」剛好有遮雨棚,總算能讓アニキ和大海一同入鏡。
 
北海岸拍起來意外還真有點偽瀬戸内風,可惜這樣的天色&氣候非常考驗相機…
 
九份的夜景還挺漂亮的,沿著山勢的燈火感覺就像金礦一樣。
這邊掛的燈籠上都寫著「愈夜愈美麗」,是叫大家不要太早回家,盡量都在這邊住一晩再走就是了。這一路上的茶樓都有設觀海的座位,不過要坐到也是可遇不可求。據説不少茶樓都有在算命,聽説有一間還特別準。對於算命這種事是既好奇又害怕,萬一被講得很糟污染了潛意識就會苦命成真…還是不要輕易嚐試的好。
明明今天也沒走多少路,可是就覺得很累…全是下雨的錯…要在九份的假日遇到大晴天真的需要非常好的運氣。

B級グルメ満喫

在九份老街快走到底時,看到怎麼有間店前面排了好長的人龍,還帶了點嘲諷的OS在問到底這間護理長的店是有多好吃需要排成這樣?結果一走過去聞到一股好香的味道,返回的路上看人不多就不爭氣地去排了。
 
在排隊時就看到在煮非常濃稠的滷汁,帶著甜甜的氣味更是引人食欲。賣法是除了豆干、毛豆、辣醤價格另計外,其他都是一份30元。看似透明的價格,但所謂的一份是多少要買了才知道…
 
簡單挑了4樣就破百了,不便宜的滷味啊!很濃稠又帶點甜的醤料吃起來很像碳烤的味道,雖然非常鹹不過我喜歡這一味。首先是杏鮑蝱,一份才一點點,而且還切得薄得跟紙一樣…最驚艷的就是米血了!超Q,而且也非常入味〜這個實在太好吃了,好吃到如果等一下看人不多還想再買一份帶回家的衝動。
 
至於百頁豆腐就不太入味,而且也沒切斷…可是因為醤非常濃稠的關係,就算不入味也會緊緊扒在上面,所以吃起來也是很有味道。另外我還有買鶏脖子,2小根30元真的好貴…而且一下子就啃光光了…後來百頁&米血沒吃完帶回家,老妹不顧已經洗好澡把剩下米血吃光,老媽更是默默地把百頁吃完了,看來這家的味道很得我們家人的喜好。

都忘了另一個重點,阿柑姨芋圓。據説這間才是正港出名的老店,但説實在的,老爸做的還比較好吃…但阿柑姨的好處是有觀海的位置可坐而且位子也算多,真的是吃為了有個可以休息一下的地方啦。
休息時再來玩相機的功能,原來S95也可以拍出這種曝光時間長的照片〜
刻意晩一點再回家,等公車的人潮就少了很多。下山時司機開超快的,不想暈車都快暈車了…
沒想到回家的電車居然得坐1個多小時才會到台北,明明和早上來停的站一樣啊?當然我們這些電車俗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有個好心人就解釋是因為我們坐的這班是最慢的車,不但車速慢,到站時也是讓別的車種先行。
被雨天磨掉太多體力,連千と千尋的景也沒力氣拍…下次,留到有個大晴天的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