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帰りのプチの旅

吉野家

在N年前的社區旅遊曾去過一次内灣,不過只有中餐吃了客家菜、在内灣吊橋附近拍個照就走了。好一陣子梅玲去了一趟内灣説現在弄得還不錯,於是就決定來個火車内灣之旅
離集合時間還很早,決定來回味一下很久沒吃的吉野家早餐。一早只有一個店員顧店,讓我想起以前在なか卯値早班時的回憶,要接客也同時要料理,真懷念〜
今天的交通手段是台鐵!話説我這個元天龍國人既不會騎車也不會開車,只會坐公車和搭捷運,台鐵對我而言難度超高…最基本的問題是我搞不清楚哪個是南下哪個是北上,然後還有分什麼山線海線…還好像現台鐵有一部份可以用悠遊卡,省去我研究車次的問題。
 
考慮到要接内灣線的時間和一定要有位子坐的情況,我們在前幾天先買好自強號&竹中到内灣的車票。這是我的自強號初體驗耶!本來是打算提早一班車,沒想到一個猶豫就被搶走了,台鐵的搶票激烈程度不輸高鐵的早鳥票。
 
在竹中還差一點上錯車,轉車時遇到一家三口小家庭出遊,居然被早了30年的阿弟仔搭訕(笑)。這一家人和我們的目的地一樣都是内灣,真是佩服麺麺的好性子,我完全不想和小鬼玩。
 
從踏出家門到内灣老街,居然花了四個小時的交通,新竹好遠啊〜到這邊都中午了,先來逛逛同時一邊物色午餐要在哪吃。
 
不愧是正中午,人超多的〜一路上不是野薑花還是野薑花(笑),而且還出現溪頭妖怪村的支部(?)。這個妖怪村真的不是我要説,設計、行銷方式都很不錯,最錯的是應該花錢找個真正會日文的人去弄好他們的日文,不然老實寫中文(台語也可以啊〜)不行嗎?
 
出發前査了一下食記,不少人都推薦這家内灣戲院改建的餐廳。不過我們才3個人戰力太低,不然是可以進去體驗一下時光倒流的氣氛。他們家連名片也做的很有意思,是電影票。
 
不過沒有用餐的話無法入内參觀,於是在旁邊拍一下很有氣氛的小巷子之後,再往老街的深處走去。反正這裡是觀光區,賣的東西應該也差不多,找間人少的就好了。
走到老街主幹線的最後,看一間叫和成美食部的小吃店,感覺也挺乾淨的就是這間啦!
還好他們家的菜色感覺比較小份一點,於是決定點4道就好了。推薦菜色是必點的,只是客家小炒我老爸就炒很好吃了所以不列入考慮(笑)。第一道上來的是桔醤白肉,其實我覺得他家的蒜蓉醤就很好吃&搶味,桔醤反而可有可無。奇妙的是明明下面舖的只是普通的豆芽菜,搭上他們家的蒜蓉醤就好好吃!真是奇妙。
 
客家板條和薑絲大腸也是必點菜色!我很喜歡帶有咬勁口感QQ的客家板條,可能是為了可以配菜吃,所以調味偏淡。
薑絲大腸一份160元沒想到意外大份!還沒吃到嘴裡就會先聞到很嗆的醋味,我就是喜歡這一味啦〜而且超下飯的,明明就很飽還是想來一碗白飯,真是撐死我也。
最後收尾的是老菜脯烏骨鶏,還好有小份可點不然我們還真沒辦法三個人解決一大碗的鶏湯。一句話,賣相很可怕!可是湯卻超好喝,相當甘甜!老闆在和隔壁桌推薦時我們也跟著大力推薦(笑)。結算下來一個人160元有找,大滿足〜又不必和一堆觀光客人擠人,很推薦這家。

情熱なガイドさん

吃飽之後散散歩消化一下,天氣超好熱得要命,看到有冷氣開放的地方就馬上進去,於是來到内灣林業展示館參觀。
 
難道我們的意圖被看穿了!?一進去裡面的解説員就突然問我們要進來看什麼?就是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才要進來看看不是嗎?不過後來發現我們誤會這位超級解説員了,他可是非常熱情而且還讓我們補充了很多冷知識呢!
 
明明之前在澳門買了個小本子以後出來可以收集印章,結果出門時都忘了帶…這些章是林務局(好像?)在買下樹林準備伐木時做記號用的,所以砍下來的樹至少會蓋2個章在上面。
後來還講解了各種樹木的不同性質,以及原來樟樹、樟腦這麼窅害,我們卻這麼小看它(笑)。全世界有8成的樟木都生長在台灣!所以以前的三大主要出口品裡樟木也佔了一席之地。不過現在要講台灣的主要出口品應該是人材吧(苦笑)。
小小的展示館要不是有專人解説,看不到2分鐘就會想走出去了,在此要謝謝内灣林業展示館的第一解説員,汪秀卿小姐!我們還合照然後上傳馬上按讚〜下次有機會來這邊的話,能碰到讓他講解可是無比的幸運啦!
離開展示館再把老街其他地方也逛逛,一路上都在賣黄色小鴨,無論是攤販還是玩遊戲的獎品通通都是這隻大黄鴨…台灣人的一窩蜂習慣還真是改不了。
想到我家這邊的路邊攤也是掛了一大堆頗大隻的鴨布偶,驚鴻一瞥還以為是陸行鳥,想説居然宅宅總算覺醒了嗎(笑),想想也不可能,再仔細看才發現我真是誤會大了…走一走好像有點消化了,接下來再繼續我的小吃補完計劃。

4つの胃袋が欲しい

在査内灣食記時,除了餐廳以外也發現有幾樣東西也是大家都很推薦。第一站是在老街叉路口的山中傳奇,這家要吃的就是口感和味道都很特別的鮮奶麻糬
 
小小的店裡擠滿了人,外面有乳牛(假的〜)裡面還有2隻店狗。當然先來一份鮮奶麻糬!不過三個人吃一份有點尷尬,還加點了一份熱的鮮奶豆花。
 
熱豆花是薑汁底,的確是喝了會很暖和但我對這麼重的薑味無法接受!豆花吃起來非常軟,而且還有濃濃的奶味〜只可惜不小心搞了個薑汁…
 
一大堆的麻糬還真不知要怎麼吃,老闆娘看我們笨手笨脚的就來教要怎麼把麻糬裏上花生粉然後切成一口大小的方法。鮮奶麻糬的口感和普通麻糬不一樣,很輕、對已經很飽的肚子沒有太大的負擔,而且也是濃濃的鮮奶味,花生粉又有點鹹鹹的,吃起來也不會很膩。
 
老闆讓他們家的店狗之一‧空巷(應該吧?我們猜由來是是萬人空巷?)和大家交流,一邊大談狗經的老闆也是對小鬼們機會教育,但我看爸媽也是白目小鬼們當然也聽不懂這些就是了…幹嘛一定要挑釁狗會不會咬人呢?你們這麼想被咬嗎?
空巷的皮毛黒到發亮,很立的耳朵又坐得挺挺的超像十八王公的啦!他還是狗醫生,怪不得穩定性這麼高。他胸口的毛還剛好呈蝙蝠的模樣,真是特別。
 
吃完甜的一定要再來個鹹的,一路上都是賣高梁酒香腸,只有這一攤是賣馬告香腸。香腸在一邊烤就看得出來超多汁,如同各食記寫的是個帥小哥在烤的〜所謂的馬告就是山胡椒,吃起來有點辣辣又帶有點薑也有點酸的味道,還挺特別的。只是這根份量這麼大的香腸吃下肚都又快撐死了,我們到底是…
 
走到大馬路上就看到内灣吊橋啦!看到吊橋前一堆人聚在那邊,難道要收過橋費!?誤會誤會,是有個伯伯在那邊賣超便宜的冰淇淋啦!
 
一球才5元,四球才18元!超級便宜〜這麼熱的天也怪不得一堆人會圍在這裡了。口味不多,阿伯最推薦的芋頭口味,那就先來個2球,回來再買個2球吧。結果當我拿到我的2球時,怎麼顏色看起來一點也不紫?(很紫的都色素啊,真是阿呆)還一度質疑這個是芋頭嗎?
 
結果阿伯就拿出一包退冰的差不多的芋泥幫我換掉,這個就真的是芋頭啦!半融化的芋泥好好吃,裡面的芋頭塊有夠大的〜本來只是想吃個冰結果又愈吃愈飽,這樣怎麼去2球回來再吃2球(笑)。看了一下別人買的4球和我們買2球的分量也差不多,看來主要是差在餅乾杯的不同吧。
 
走在吊橋上搖搖晃晃,又要保持平衡又要拍照還要吃冰實在有夠忙的。
 
橋下的水好清茢,真想下去玩。走到對面只有停車場和小朋友玩彈跳的遊樂設施&小賽車場。站在下風處聞到好香的野薑花味,原來這邊有一大片的野薑花〜既然這麼香怎麼都沒有用野薑花做香芬系的産品呢?像是肥蔞、香膏之類的?也沒什麼好看的就折返回去,經過賣冰的阿伯還不忘要好好稱讚他的芋冰好吃〜看他這這樣薄利多銷希望能生意再更好一點。
最後一站就是劉興欽博物館了,不過在這之前又看到有賣茶的小攤,想説我的紅茶都沒了,雖然老闆有點可怕還是來試喝看看吧。老闆看起來很像大哥人其實很客氣,要試喝什麼就當場拆。他們家的紅茶喝起來香氣足,還有個花香香氣,重點是又不貴(隨便都比王徳傳便宜)就帶一包了。老闆還給了名片貼,如果有興趣的話以後可以叫宅配,可是這個年代大家都不太習慣打電話,不能來個臉書粉絲團嗎?(笑)《梅玲:人家這種的客群都不是會上網的人好嗎!》
在試喝時來了一個也是大哥風的歐吉桑,態度很不客氣又很自以為很懂…不過老闆還是很客氣的對應,可見得不能以貌取人。我們也因為那個沒買的奧客順便試喝了頂級金萱,不過金萱從以前就不是我的茶就是了。以前都不太敢接近這種賣茶的攤子,好怕被當觀光客削萬一不買就走不出去了,原來運氣好的話還能找到CP値不錯的茶!

劉興欽漫畫紀念館

劉興欽的漫畫應該是我小時候最早接觸到的連載漫畫,印象最深刻的是阿欽的故事(也就是作者本人啦〜),至於大嬸婆我就沒什麼印象了。
 
劉興欽漫畫紀念館的門票50元還可以全額折抵館内的消費,CP値超高的!賣票的妹妹穿著很可愛的水手服,據説是真的學校制服。在進入園前區會穿過一條走廊,展示著現代插畫家的作品,走出去之後整個是復古風,這條走廊還真有穿越時空的味道。
 
園區就在内灣站對面,要拍火車在這裡地理位置絶佳〜裡面有大嬸婆和阿三哥的塑像,保養上有待加強…
 
裡面除了80年代的風格,也有加入現代同人作家(應該吧?)的元素,居然在柱子上的塗鴉遇見阿銀!只是園區内放我很討厭的アホかバカか47的歌實在挺煞風景。
 
劉興欽真的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不但漫畫畫風、水墨畫風也很精緻。更窅害的是他還發明了上百樣的發明&取得專利,要是他生在日本應該是賺翻了!首先動畫化、一堆書(文庫版精裝版…),還有大量的週邊,可是在台灣卻不被重視,真的很可惜。
 
相較於日本的ACG博物館都處處不給拍照,劉興欽漫畫紀念館可是非常大氣完全不限制攝影。不免俗一定要來個大師的房間,只是都沒什麼整理還生好多灰塵實在很落漆…宮老和藤子不二雄的書桌亂歸亂,至少還是很乾淨的亂…
劉興欽和藤子不二雄一樣也是興趣相當廣泛的人,就是要這樣才能有很多不同的靈感吧。
旁邊有一間漫畫書庫,9成都是日本漫畫就是了, 也有一些國産漫畫,很意外居然有YOUNG GUNS1〜12集耶!小時候還看過OVA,當年BB CALL,好幾隊的職棒都成為歴史見識的一部份了(苦笑)。
當然這邊也有劉興欽的漫畫全集,原來小時候看的阿欽的故事只有一本而已!看到小時候看過的漫畫好懷念啊〜也順便在這邊補一下大嬸婆和阿三哥的基本常識,所以看了一本大嬸婆和阿三哥遊台北的單行本。
 
那個年代的畫風都是這種感覺,和現在都充斥大眼萌蘿的感覺一樣吧,不過當年應該沒有什麼機會參考到日本的漫畫才對,所以是時代所致?從這本漫畫可以回味一下20年前的台北市,都是小時候的回憶好有意思〜故事的模式也是低潮−高潮−低潮−高潮−低潮−好結局的模式。
 
除了漫畫以外,劉興欽的發明也非常有趣!原來那種換筆心的鉛筆是他發明出來的,好窅害!現在大家也是用這種2B鉛筆在考試呢。當然也有失敗的作品,但這些創意都非常有意思,發明正是為了要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展示區並不多,看完之後就可以把這50元拿來喝個飲料休息一下。點了令人懷念的冰淇淋汽水,真正的冰淇淋汽水和小時候喝的合成冰淇淋汽水味道還真的一模一樣,這個參觀完全復古到底了。
 
餐飲區有沙發,坐在這邊休息吹著風相當舒服。梅玲説上次他來的時候下著小雨,悠閑的氣氛會讓人很捨不得離開。連廁所也設計得很有趣,來的話一定要去看看〜
 
準備要離開前剛好有火車進站,這邊真是拍火車的絶佳好地點!這也是我們最後一次的機會了,下一班就是我們要回家的班次啦。
 
離開劉興欽漫畫紀念館天也快暗了,再去一趟另一個茶葉攤買茶,領了中午買的野薑花蛋糕就準備回家了。本來還預定要吃個客家菜包和野薑花粽,但我想把肚子剩下的一點點空間留給來的時候就非常好奇的炸野薑花
 
我選在了車站一出來的這一間,生意不錯幾乎都是現炸的,他們也有賣炸杏鮑蝱,如果怕野薑花會是地雷的話可以點綜合的來嚐鮮。
 
口感有點像在吃炸洋葱,但又再更虚一點,比較像在吃炸麺衣。不過嚼一嚼嘴裡都是野薑花的香味,感覺還挺奇妙的。在車站旁還有個招牌是政宗香鶏排,所以隔壁是賣小十郎涼拌牛蒡絲嗎?可惜我沒有胃了沒辦法去交關啦。
 
往竹中的電車一個小時才1班,大家都不想一路站回去,提早半個小時就來等車了。内灣站可以刷悠遊卡相當方便,回到竹中站再轉車到六家搭高鐵回台北。今天是十五,月亮好圓好亮啊〜
 
高鐵新竹站旁好像有辦什麼活動?不過只看了一下高鐵就來了。從新竹回台北買自由座是305元,雖然價格是自強號的1倍但省下來的時間也是一倍,這就是TIME IS MONEY!回到台北8點,肚子也餓了決定吃個飯再回家。
 
實在很想吃米飯,所以晩餐來去選擇很多的大戸屋。明明上次來吃覺得還OK,今天整個地雷連發…服務態度差,我點的柚子胡椒烤鶏上的勾芡還一堆結塊,噁心死了…重點是又不便宜,花一樣的錢早知道就多走幾歩路吃勝博殿…
回到家也10點多了,今天明明出門超過12個小時卻覺得好像又沒玩多少?算算光是交通時間就佔了8小時,新竹真的好遠啊〜可是偶爾來個火車之旅還挺有趣的,下次要挑戰哪裡好呢?